时间在变,空间随着时间也在变,不变的唯有真知灼见。
2025年05月15日  星期四
首页
财经
观察
参考
ESG
公告
市场
研究
IPO
周报
动态
推荐
首页 > 公司

首程控股(00697.HK)一季度净利润增长超80%,传统业务稳健增长,机器人创新及多线战略齐驱并进

来源:真灼财经 时间:2025-05-15 13:58:56

字号

2025年515日中午收盘后,港股上市公司首程控股发布了一季度业绩。

 

数据显示,公司于2025年一季度拥有人应占溢利约港币2.13亿元,较去年同期约港币1.18亿元上升约80.5%,其中包含本公司从已于期内完成之部分股权投资交易中获取的投资收益。营收层面,公司2025年一季度营收3.52亿元,其中资产运营收入为2.58亿港元,同比增长27%。

 

本次业绩对于首程控股而言,一方面是对公司“资产循环”的独特商业模式的认可,另一方面,放在中国乃至全世界机器人行业“奇点临近”的背景下,首程控股在机器人生态方面的布局与耕耘,正在成为公司的新的增长曲线。

 

此外,公司自去年开始连续实施的回购,也反映出管理层对公司长期价值的认可。

 

 

1 资产运营业务增长27%,规模及运营效率稳步增长

 

公司的“资产运营”板块主要分为停车资产运营和产业园区资产运营两大业务。其中停车资产运营方面,公司持续在核心城市密集布局高周转的停车资源。由公司参与投资建设的西安咸阳国际机场T5航站楼停车楼项目于2025年2月投入运营。

 

数据来看,2024年全年,西安咸阳国际机场的日均旅客吞吐量为12.8万人次,是中国西部最重要的机场之一。而该机场T5航站楼停车楼项目拥有超5,200个车位,是首程在西部的超级交通枢纽项目。

 

去年是公司机场停车资产管理增长大丰收的一年。2024年内,公司新增天津滨海国际机场、西藏拉萨贡嘎国际机场、广州白云国际机场的停车楼项目。到目前,加上已投入运营的西安咸阳机场,首程控股已完成了交通枢纽类项目全国范围内“东西南北中”全方位网络贯穿式的业务布局。

 

同时,公司在运营科技方面持续投入、积极推动数智化转型,完成了停车管理速驿客V3系统迭代,并全面搭载DeepSeek,通过AI技术赋能,优化泊车调度、提升车牌识别效率、车辆进出场管理和使用者服务水平,助力“智能停车运营”全面升级,提高停车资产运营效率。

 

此外,公司基于停车资产的使用场景,积极拓展周边相关的增值业务,最典型的模式就是“停车+充电”。目前公司已获得部分停车资产之上附着的充电站项目,预期能够带来后续停车收入和充电收入的双重增长。

 

就产业园区运营板块而言,与停车板块交相呼应、齐头并进。截至目前,公司在管面积超过100万方,已有多个成熟项目落地并贡献收入。另外目前还有超过1000万方的园区储备面积。

 

 

2 股权投资业务打造机器人最佳投资组合,机器人公司即将实现收入

 

公司的资本融通业务,包括股权投资及REITs板块。先看股权投资,今年春节,央视春晚的机器人热舞惊艳全场;而刚刚过去的4月,北京更是举行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机器人马拉松”。而不论是“跳舞机器人”背后的宇树科技,还是亦庄机器人马拉松的夺冠选手“天工Ultra”的制造企业——他们的背后投资者都是首程控股。

 

首程控股坚定看好中国科技创新的潜力,坚定看好机器人行业的长期发展潜力,积极构建机器人全产业链生态。不夸张地讲,首程控股几乎持有中国机器人板块最好的投资组合。

 

公司2023年与北京国管联合成立100亿元北京机器人产业发展投资基金,截至目前已投资包括宇树科技、银河通用在内的一批优质机器人公司。今年以来,更是完成多项投资,包括图湃医疗、自变量机器人、星海图、云鲸等,进一步促进被投企业的产品的迭代升级。

 

为更好地布局机器人行业,今年2月,首程控股成立首程机器人科技产业有限公司,通过销售代理、租赁业务、行业咨询、供应链管理等多元化服务,着力加速以人形机器人企业为代表的优质机器人企业的商业化进程,推动“产业+资本”的深度融合,提升产业链协同效率,从而进一步增强产业服务能力。预计该公司今年就会有机器人相关业务收入和利润,不仅验证这一模式在机器人产业链中的商业化能力,更推动公司整体业绩增长。

 

整体式,公司从资本、场景、生态三方面发力,挖掘机器人行业成长价值。1)资本输血:为成长期企业提供战略投资;2)场景造血:开放停车场库、首钢园区等场景资源,帮助企业实现场景落地、加速技术验证从而实现产品迭代;3)生态补血:即通过北京首程机器人科技产业有限公司,全面布局机器人产业链。

 

值得一提的是,公司的资产运营业务中的停车资产运营与产业园区运营两个板块的业务中,存在大量落地场景。这将为机器人产品提供全方位落地场景支撑,打通技术落地的“最后一公里”。同时也能实现公司各业务板块之间的协同融通。

 

2025年一季度,云鲸入驻本公司在管的融石广场项目,融石广场为云鲸开辟2,000平方米的园区应用场景,并向其开放物业管理系统的实时数据接口,通过“空间×科技×资本”的三维赋能,助力其在真实运营中完成算法反复迭代。

 

未来2~3年,首程控股将再投资40~50家顶级机器人公司,进一步推动产品的场景落地,同时机器人公司将开始为企业提供产业链服务,这些将为公司带来业绩的释放。

 

 

3百亿平准基金落地,REITs业务持续构筑“朋友圈”

 

资产融通的另一大重要组成——REITs板块——与公司的资产管理业务形成了有机的协同关系,形成了以REITs为基石的“募、投、管、退”全周期资产管理闭环,进一步提升了公司的资产管理能力。

 

今年3月,首程控股与战略伙伴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联合设立52.37亿规模的北京平准基础设施不动产投资基金,主要通过战略配售的方式投资公开募集基础设施证券投资基金(基础设施公募 REITs)首次发售及扩募发售的战略配售基金份额,以及及通过大宗交易及协议转让等非公开交易方式投资基础设施公募REITs流通份额。

 

通过REITs业务,公司不仅能够获取作为发行人的收入,而且可以对自身所运营的资产进行“REITs化”,即证券化发行。这样不仅盘活资产,提升效率,而且有助于降低公司自身的财务杠杆与经营风险。

 

此前,公司将资产管理业务通过REITs形式实现证券化不乏先例。比如,在去年12月9日,公司完成发行“国君-首程控股智慧停车第二期资产支持专项计划”。该产品以北京、重庆、佛山等三大城市的停车资产作为底层资产,发行规模为3.7亿元,优先级利率2.4%,认购倍数达2.07倍,发行期限为18年。该产品吸引了多家投资机构积极认购。这样的商业模式对于首程控股而言,具有很高的护城河与核心竞争力,是“别人想抄都抄不来的”,具有很高的稀缺性。

 

REITs业务与公司所持有的资产相结合,就实现了资产循环。而在理论上,这个模式可以实现一个永续发展。因为资金可以不断地循环,而公司所对应的资产版图会越来越大。

 

值得注意的是,REITs板块也与首程的机器人业务形成协同效应。目前市场上已发行的REITs产品主要由大型企业主导,这些企业本身就是机器人应用的重要潜在客户,具备丰富的应用场景。首程通过投资REITs,与这些头部企业建立紧密联系,有助于推动旗下机器人产品在实际场景中的落地与推广。

 

与此同时,规模扩大通过的并不是传统的举债模式,而是灵活利用公司在商业布局上的杠杆而非财务杠杆,因此是不需要借助银行资金来实现,而从财务报表来看,公司的资产负债率始终保持健康。


image


4 高速增长的新起点

 

早在2016年,首程控股实施战略转型,逐渐摆脱了最初的重资产的商业模式,转而将资产运营作为发力点,建立了资产的“全生命周期闭环管理”的商业模式。这是公司发展史上的第一次飞跃。

 

此后随着公司的资产管理规模及运营效率稳步增长,以及科技和人工智能理念和应用的普及,公司的商业模式步入“资产循环+数智化运营”的新阶段。

 

而疫情之后,人工智能的发展进入新阶段,且呈现出一日千里的节奏。就在chatGPT横空出世不到两年的时间里,AI Agent(智能体)、智能驾驶、甚至人形机器人(具身智能)等概念喷涌而出。面对这样的现状,公司果断抓住机遇,积极拓展在科技领域的布局边界,成立了机器人大基金,致力于构建机器人行业大生态。这标志着公司从传统基础设施运营商向智能产业服务商的战略转型。

 

目前,公司的资产运营及资产融通板块实现了最有机、最高效、也是最密切的商业协同。比如,股权投资的被投公司大多为科技公司,其科技成果往往可以反过来支撑资产运营和资产融通业务的降本增效、甚至AI智能化。此外,公司资产运营板块的具体业务也为被投企业的产品和服务提供了充分的落地场景。

 

最后,随着机器人板块乃至整个中国科技领域的发展,首程控股作为“持有中国最好的机器人与科技初创企业投资组合”的股权投资人,有望成为科技“奇点”到来以及爆发式增长的最大受益人。而这些最终都将体现到公司的财务业绩。

 

站在未来,反观当下,首程控股正处在潜在的高速成长的新起点上。


微信扫码 > 右上角点击 >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