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能源署(IEA)称,随着欧佩克 +(OPEC+)持续恢复产量,且该组织的竞争对手不断扩能,预计明年出现的创纪录原油过剩规模将进一步扩大。 尽管国际能源署小幅上调了今明两年的全球原油需求预期,但对供应的预期上调幅度更大。该机构报告显示,2026 年全球原油日产量将比日消费量平均高出 333 万桶,较一个月前的预期增加约 36 万桶 / 日。从年度维度来看,这一过剩规模创下历史纪录,不过 2020 年疫情最严重时期曾出现过短暂的更大规模过剩。 这家总部位于巴黎、为主要经济体提供咨询的机构表示:“欧佩克 + 供应增加,且原油供需失衡可能进一步加剧,这一背景正缓冲地缘政治风险(如对俄罗斯和伊朗的制裁)对原油价格的冲击。” 周四,伦敦市场国际原油价格徘徊在每桶 67 美元附近,今年以来累计下跌约 10%,但仍比部分机构预期的更具韧性。尽管美国夏季驾车出行需求以及中国的原油储备采购为市场提供了一定支撑,但华尔街机构质疑这种支撑力度能否持续。 以沙特阿拉伯为首的欧佩克 + 联盟于上周末同意,提前一年多开始恢复新一轮此前暂停的供应,计划下月小幅增产 13.7 万桶 / 日。尽管预测机构发出看空预警,但沙特及其盟友认为,此前加快恢复上一轮供应的决策是合理的。 国际能源署指出,由于部分欧佩克 + 核心成员国的当前产量已超过各自配额,且这些国家已同意为前期超产进行补偿,因此 10 月实际增产量可能仅为 4 万桶 / 日。尽管如此,该机构仍上调了 2026 年欧佩克 + 的产量预期。 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简称 “欧佩克”)以外的产油国也在持续扩能。 报告显示,以美国、巴西、加拿大和圭亚那为首的非欧佩克 + 国家,今年原油日产量将合计增加 140 万桶,约为全球原油需求预计增幅的两倍。2026 年这些国家的产量将进一步扩大,日产量增幅略超 100 万桶。 国际能源署将今年全球原油需求增幅预期小幅上调至 74 万桶 / 日,原因是 “油价走弱、经济前景略有改善,且多个发达经济体的原油实际交付量保持稳健”。 国际能源署预计,由于供应将大幅超过需求,2026 年上半年全球原油日过剩量将达到约 400 万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