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培行业经过近几年的政策整合及行业升级后,不少传统教培公司都已转型至更为广泛的教培领域,甚至覆盖到直播带货,以文化传播形式带动国产,助力农村产品走向更佳的市场化实践。
作为中国教培行业的龙头企业,新东方-S(9901.HK)近年持续实施业务升级革新、多元转型,经营拐点已出现。公司成立于1993 年,是国内老牌教培龙头,早期以出国考试培训业务起家,后续逐步拓展中小学全科、成人及大学生考培等领域。2021 年双减政策出台后,公司全面停止K9 学科培训并开启多元转型,包括专注教育业态,积极拓展素质素养类教育培训、智慧学习硬件等业务;基于公司基因开拓直播电商、研学文旅等新业态。审视当下,公司受益传统业务需求恢复,如出国、成人及大学生、高中业务,加上直播电商业务的转型陆续兑现,公司重回盈利与增长,2024财年第三季,公司营收12亿美元,同比强劲增长60%,连续五个季度实现双位数增长,Non-GAAP 归母净利润1亿美元,连续六个季度稳定盈利。
券商华创证券在研报中指出,目前整体教培监管趋于常态,供给显著优化,需求韧性强。我们预料行业龙头公司可重拾动力,值得关注。该行分析,在政策方面,教培监管政策走向常态化,非学科及学科等边界界定日益清晰,牌照审批逐渐常态化,后续行业有望迎来较快发展。在供给侧方面,双减带来供给侧大量出清,据粗略统计,出清率大于90%,头部机构留存更多线下网点,行业竞争格局明显改善。至于需求侧,优质教育需求并未因政策而磨灭,而是随着市场竞争加剧、人均收入水平提升,仍具备较强韧性,其中素质素养类教育为国家引导方向,素养类教育与学科培训有相似属性,一定程度上可作为学科类教培替代选择,素养类教育渗透率有望提升。艾瑞预计 2023 年素质教育市场规模超 7,000 亿元,2020至2023年复合年均增长率(CAGR) 达约30%。
综上,该行认为短期市场存在供需错配,看好头部机构网点及品牌优势,将具有更强的需求承接能力,中长期看好龙头企业网点扩张、内容服务能力优势放大,有望获取超越“双减”前的市占水平。
从近年的业务发展表现来看,新东方-S的传统业务在需求恢复及存量优势下转型率先兑现,其后续发展值得看好。一方面,公司传统业务,主要包括出国备考及咨询、成人业务等受益疫后放开及就业市场竞争加剧等需求恢复强劲,2024财年第三季,留学、成人及大学生业务收入同比分别大升39%及53%,后续依托新东方品牌优势有望维持稳定增长。另一方面,公司转型业务率先实现兑现,其中东方甄选(1797)已被验证,2023财年,子公司东方甄选实现净利润10.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891%,作为内容生态延展,已成为公司第二增长曲线。而素质素养类教育业务亦持续改善,虽然素质教育市场较为分散,但公司作为老牌机构拥有品牌、内容、渠道、使用者基数等优势,有望支撑业务快速发展。2024财年第三季,公司非学科类辅导报名人次达35.5万人次,同比大幅增长62.8%。此外,公司智能学习系统等新业务发展势头也较好。
新东方文旅等其他业务板块,是2023年重点布局方向,产品特色明显,且依托公司直播流量优势,期待后续进展。华创证券在首次覆盖新东方的研报中,给予「买入」评级,目标价为88港元,较现价具有53%的潜在上升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