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寂已久的中国中药(00570.HK)昨日急升16%,少有地成交与股价都出现大幅波动,刚好该公司私有化失败接近一年,应该就是翻炒私有化了。集团去年以4.6元价格私有化失败,一年过后,股价回落至2.5元,仍有炒上的吸引力。
去年10月18日,中国中药发布公告,因先决条件未得到满足,该公司控股股东国药集团以每股4.6元价格将中国中药私有化的计划正式告吹。去年2月,中国中药公告宣称国药集团计划对其私有化,私有化报价高出市价34.1%,按股权比例计算,私有化所需资金大概为154.5亿元。
中国中药私有化消息已经流传过很多次,2021年1月中国中药便曾公告称,公司控股股东国药香港正研究将其私有化的方案,坊间报道更加有了详细的交易方案,包括作价5.1元。然而到了当年8月,中国中药声称私有化进程不再推进,中间发生了什么,外界不得而知。
随着去年私有化尝试再次无疾而终,中国中药的投资者们也彻底失望,复牌后股价插水,跌幅一度扩大到44.5%,股价下跌至2.12元,创下11年来新低。
作为国药集团旗下现代中药板块的重要上市公司,中国中药业务涵盖中药材生产、中药饮片、中药配方颗粒等多个领域。尤其是在中药配方颗粒赛道,中国中药已积累了较大的领先优势。
不过公司业绩似乎未能与中药市场同步增长,集团业绩高峰仍停留在2021年,当时中国中药的收入和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90.53亿元(人民币,下同)及19.33亿元,而2023年,已跌至分别181.22亿元及12.85亿元。另外,这五年间中国中药的归母净利润的复合年增长率更是只有-5.15%。
今年上半年,中国中药的核心财务数据在同比口径下均录得负增长,其中收入为83.85亿元,同比降幅为9.9%;毛利为40.61亿元,对应毛利率48.4%,同比下滑了2.7个百份点;同期,公司归母净利润降幅超过了六成。由于业绩连年倒退,2022年报之后,中国中药便暂停了股息发放,这或许是近年来红利股备受追捧,但该公司始终无法吸引长期资金入驻的原因。
不过,市场总是记忆短暂的,当公司又到了一年的解禁期,可以重新提出私有化,同时配合股票被炒高,总会有跟风资金跟上炒作。中国中药除了2021年炒私有化,2022年也曾经传出过多次类似消息,相信幕后应是有过相关建议或提案,只是最终未能成事。
国药集团私有化中国中药,本身也是有一定可行性,由于中国中药增长已然停滞,倒不如将之私有化,再重新包装,将集团更具盈利能力的中药业务注入,打包成新公司上市。这样一来,既可食正港股年来的新股盛宴,公司重新上市后也可以有更强集资能力。总好过现在,中国中药股价既低迷,亦没有多大集资能力,只是维持上市地位而已。
中国中药本身属于高度投机型股票,宜等回吐时入市,以备一旦震仓可以有更佳防守性,又或控制好注码,以较低入市资金迎接更大波幅。
作者:欧阳风